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元)
一、公司基本情况
1、历史沿革
安徽怀远本富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行”)系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蚌埠监管分局南银监复(2012)30号《蚌埠银监分局关于安徽怀远本富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开业的批复》的批准,成立于2012年3月6日注册,注册资本2000万元,统一社会代码:91340321591433579D,金融许可证编号为S0034H334030001,法定代表人:张佳巍,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涡北新城区阳光花园小区12号楼。
2、经营机构设置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行设有1家分支机构。
3、主营业务和提供的服务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行经营的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报告期内本公司主要从事贷款业务业务。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本行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及财金[2012]20号《金融企业准备金计提管理办法》等其他有关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三、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本行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资产减值准备及收入确认政策,具体会计政策参见附注三、9、附注三、11、附注三、13和附注三、16。
1、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行2018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8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2、会计期间
本行会计期间采用公历年度,即每年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3、记账本位币
本行及境内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本行编制本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
4、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是指本行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货币性资产,包括现金、存放中央银行的非限定性款项,到期日不超过三个月的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
5、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1)金融工具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本行于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终止确认:
①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②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符合下述金融资产转移的终止确认条件。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本行(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现存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现存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终止确认现存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
以常规方式买卖金融资产,按交易日进行会计确认和终止确认。
(2)金融资产分类和计量
本行的金融资产于初始确认时分为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
② 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②初始确认时即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本行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③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交易性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以及与该等金融资产相关的股利和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本集团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其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
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支出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本集团将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考虑未来的信用损失),同时还将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合同各方之间支付或收取的、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各项收费、交易费用及折价或溢价等。
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本行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发放贷款和垫款、应收款项类投资、票据贴现等。
本行未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①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②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③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④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本行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其终止确认、发生减值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
票据贴现为本行对持有尚未到期的承兑汇票的客户发放的票据贴现款项。票据贴现以票面价值扣除未实现票据贴现利息收入计量,票据贴现利息收入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
重组贷款为条件允许情况下,本行将力求重组贷款而不是取得担保物的所有权。这可能会涉及展期还款和达成新的贷款条件。一旦对条款进行重新协商,贷款将不再被视为逾期。管理层继续对重组贷款进行审阅,以确保其符合所有条件并且未来付款很可能发生。该贷款继续以单项或组合方式进行减值评估并采用初始实际利率进行计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上述金融资产类别以外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折溢价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并确认为利息收入。除减值损失及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的汇兑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并计入资本公积,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及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分别计入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
(3)金融负债/权益工具的确认及金融负债分类和计量
本行将发行的金融工具根据该金融工具合同安排的实质以及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确认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本行的金融负债于初始确认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对于未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其初始确认金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包括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初始确认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对于此类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所有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损益均计入当期损益。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负债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
①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回购;
②初始确认时即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本集团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资产组合进行管理;
③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可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①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和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②本集团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负债所在的金融负债组合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③该金融负债包含需单独分拆的嵌入衍生工具。
其他金融负债
其他金融负债指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外的非衍生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4)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方法见附注三、6。
(5)金融资产减值
除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外,本行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计提减值准备。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金融资产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金融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企业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到的情形:
①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②债务人违反了合同条款,如偿付利息或本金发生违约或逾期等;
③本行出于经济或法律等方面因素的考虑,对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作出让步;
④债务人很可能倒闭或者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⑤因发行方发生重大财务困难,导致金融资产无法在活跃市场继续交易;
⑥无法辨认一组金融资产中的某项资产的现金流量是否已经减少,但根据公开的数据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后发现,该组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以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已减少且可计量,包括:
-该组金融资产的债务人支付能力逐步恶化;
-债务人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出现了可能导致该组金融资产无法支付的状况;
⑦债务人经营所处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使权益工具投资人可能无法收回投资成本;
⑧权益工具投资的公允价值发生严重或非暂时性下跌,如权益工具投资于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超过50%(含50%)或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含12个月);
⑨其他表明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客观证据。
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含12个月)是指,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月度均值连续12个月均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则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不包括尚未发生的未来信用损失)现值,减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按照该金融资产原实际利率折现确定。原实际利率是初始确认该金融资产时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对于以浮动利率计息的金融资产,在计算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采用合同规定的现行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
无论该担保物是否将被收回,本行计算带有担保物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现值时,已将担保物价值及取得和出售担保物发生的费用考虑在内。
本行在实际操作中,也会用观察到的市场价格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并以此为基础确定减值损失。
对单项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如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金融资产),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的金融资产,不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在以组合方式进行减值评估时,本行基于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对金融资产进行分组。这些信用风险特征表明了债务人按照该等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偿还所有到期金额的能力,与被评估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相关。
对于以组合方式进行减值评估的金融资产组合,本行基于与该组合中的资产具有相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资产的历史损失经验,估计其未来现金流量。为反映该组金融资产的实际情况,以上历史损失经验将根据当期数据进行调整,包括反映历史损失期间不存在的现实情况及从历史损失经验数据中剔除当期已不存在事项的影响。
本行对金融资产组合的未来现金流变动的估计已反映各期可观察到的相关数据的变动,并与其变化方向保持一致。为减少预计损失和实际损失之间的差异,本行定期审阅预计未来现金流的方法和假设。
本行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但是,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
当某金融资产不可回收,待所有必要的程序执行完毕,该资产在冲减相应的减值准备后进行核销。核销后又收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如果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通过损益转回。
以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或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类似金融资产当时市场收益率对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确定的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发生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
(6)金融资产转移
金融资产转移,是指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
本行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本行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分别下列情况处理: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确认产生的资产和负债;未放弃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按照其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金融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7)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当本行具有抵销已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法定权利,且目前可执行该种法定权利,同时本行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相互抵销后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除此以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予相互抵销。
6、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
本集团以公允价值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假定出售资产或者转移负债的有序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本集团假定该交易在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最有利市场进行。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是本集团在计量日能够进入的交易市场。本集团采用市场参与者在对该资产或负债定价时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所使用的假设。
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本集团采用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本集团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的,考虑市场参与者将该资产用于最佳用途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用于最佳用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本集团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并且有足够可利用数据和其他信息支持的估值技术,优先使用相关可观察输入值,只有在可观察输入值无法取得或取得不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
在财务报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或披露的资产和负债,根据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最低层次输入值,确定所属的公允价值层次: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
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本集团对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是否在公允价值计量层次之间发生转换。
7、买入返售和卖出回购交易(包括证券借入和借出交易)
根据协议约定于未来某确定日期回购的已售出资产不在资产负债表内予以终止确认。出售该等资产所得款项,包括应计利息,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卖出回购款项,以反映其作为向本集团贷款的经济实质。售价与回购价之差额在协议期间内按实际利率法确认,计入利息支出。
相反,购买时根据协议约定于未来某确定日返售的资产将不在资产负债表内予以确认。为买入该等资产所支付的成本,包括应计利息,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买入返售款项。购入与返售价格之差额在协议期间内按实际利率法确认,计入利息收入。
证券借入和借出交易一般均附有抵押,以证券或现金作为抵押品。只有当与证券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收益同时转移时,与交易对手之间的证券转移才于资产负债表中反映。所支付的现金或收取的现金抵押品分別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借入的证券不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如该类证券出售给第三方,偿还债券的责任确认为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负债,并按公允价值计量,所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8、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本集团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为本集团的联营企业。
(1)初始投资成本确定
形成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作为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
对于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对子公司的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差额计入投资当期的损益。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并按照本集团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在转换日,按照原股权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原股权于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入改按权益法核算的当期损益。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会计处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权投资因采用权益法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原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转入当期损益。
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因其他投资方增资而导致本行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行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本集团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本集团的部分,在抵销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但本集团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属于所转让资产减值损失的,不予以抵销。
(3)确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依据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相关约定对某项安排所共有的控制,并且该安排的相关活动必须经过分享控制权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后才能决策。在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首先判断是否由所有参与方或参与方组合集体控制该安排,其次再判断该安排相关活动的决策是否必须经过这些集体控制该安排的参与方一致同意。如果所有参与方或一组参与方必须一致行动才能决定某项安排的相关活动,则认为所有参与方或一组参与方集体控制该安排;如果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组合能够集体控制某项安排的,不构成共同控制。判断是否存在共同控制时,不考虑享有的保护性权利。
重大影响,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在确定能否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时,考虑投资方直接或间接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股份以及投资方及其他方持有的当期可执行潜在表决权在假定转换为对被投资方单位的股权后产生的影响,包括被投资单位发行的当期可转换的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及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影响。
当本行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含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股份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不能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不形成重大影响;本集团拥有被投资单位20%(不含)以下的表决权股份时,一般不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除非有明确证据表明该种情况下能够参与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形成重大影响。
9、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
(1)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本行固定资产是指为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
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并且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固定资产才能予以确认。
本行固定资产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2)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本行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开始计提折旧,终止确认时或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时停止计提折旧。在不考虑减值准备的情况下,按固定资产类别、预计使用寿命和预计残值,本行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如下:
类别
|
使用年限(年)
|
残值率%
|
年折旧率%
|
运输工具
|
6
|
0
|
16.67
|
电子设备
|
5
|
0
|
20
|
机具设备
|
5
|
0
|
20
|
其中,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计算确定折旧率。
(3)固定资产的减值测试方法、减值准备计提方法见附注三、13。
(4)每年年度终了,本行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调整预计净残值。
10、在建工程
本行在建工程成本按实际工程支出确定﹐包括在建期间发生的各项必要工程支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的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
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转入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计提资产减值方法见附注三、13。
11、无形资产
本行无形资产包括软件等。
无形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为有限的,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采用能反映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的摊销方法,在预计使用年限内摊销;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采用直线法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作摊销。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如下:
类别
|
使用寿命
|
摊销方法
|
备注
|
软件
|
5年
|
直线法
|
|
本行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摊销方法进行复核,与以前估计不同的,调整原先估计数,并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某项无形资产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将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无形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方法见附注三、13。
12、长期待摊费用
本行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按实际成本计价,并按预计受益期限平均摊销。对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其摊余价值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13、资产减值
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的资产减值,按以下方法确定:
于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存在减值迹象的,本行将估计其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
可收回金额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本行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认定,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当资产或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本行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再转回。
14、预计负债
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本行将其确认为预计负债:
①该义务是本行承担的现时义务;
②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本行;
③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预计负债按照履行相关现时义务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进行初始计量,并综合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不确定性和货币时间价值等因素。货币时间价值影响重大的,通过对相关未来现金流出进行折现后确定最佳估计数。本行于资产负债表日对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并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以反映当前最佳估计数。
如果清偿已确认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或其他方补偿,则补偿金额只能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确认的补偿金额不超过所确认负债的账面价值。
15、一般风险准备
一般风险准备是从净利润中计提的、用于部分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金。
本行运用动态拨备原理,采用标准法对风险资产所面临的风险状况定量分析,确定潜在风险估计值。计算风险资产的潜在风险估计值后,对于潜在风险估计值高于资产减值准备的,扣减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一般风险准备。
动态拨备是金融企业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采取的逆周期计提拨备的方法,即在宏观经济上行周期、风险资产违约率相对较低时多计提拨备,增强财务缓冲能力;在宏观经济下行周期、风险资产违约率相对较高时少计提拨备,并动用积累的拨备吸收资产损失的做法。
本行每年年度终了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计提一般风险准备,一般准备余额原则上不得低于风险资产期末余额的1.5%。
本行采用标准法确定潜在风险估计值,信贷资产根据金融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风险分类,标准风险系数暂定为:正常类1.5%,关注类3%,次级类30%,可疑类60%,损失类100%。
标准法潜在风险估计值计算公式:
潜在风险估计值=正常类风险资产×1.5%+关注类风险资产×3%+次级类风险资产×30%+可疑类风险资产×60%+损失类风险资产×100%
财政部将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参考金融企业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贷款总拨备率等情况,适时调整计提一般风险准备的风险资产范围、标准风险系数、一般风险准备占风险资产的比例要求。本行将根据财政部的要求适时进行相应调整。
一般风险准备计提不足的,原则上不得进行税后利润分配。一般风险准备经本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通过,并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后,可用一般准备弥补亏损,但不得用于分红。因特殊原因,经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通过,并报经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后,可将一般准备转为未分配利润。
16、收入
在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及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本行确认收入。
(1)利息收入
除衍生金融工具之外的所有生息金融资产和付息金融负债的利息收入和支出,按实际利率法计入利润表中的“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利息收入与支出计入利润表中的“投资收益”。
实际利率,是指按金融工具的预计存续期间或更短期间将其预计未来现金流入或流出折现至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账面净值的利率。在确定实际利率时,需要考虑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例如提前还款权)并且包括所有归属于实际利率组成部分的费用和所有交易成本,但不包括未来信用损失。如果本行对未来收入或支出的估计发生改变,金融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亦可能随之调整。调整后的账面价值是按照原实际利率计算而得,该变动也计入损益。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
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后,利息收入应当按照确定减值损失时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采用的折现率作为利率计算确认。
(2)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在已提供有关服务后且收取的金额可以合理地估算时确认。
手续费收入主要分为两类:
①通过在特定时点或一定期间内提供服务收取的手续费和佣金主要包括结算手续费、清算手续费、佣金、以及其他费用。此类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在提供服务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
②通过提供交易服务收取的手续费因协商、参与协商第三方交易,例如收购股份或其他债券、买卖业务而获得的手续费和佣金于相关交易完成时确认收入。与交易服务的业绩相关的手续费和佣金在达到实际约定的标准后才确认收入。
17、支出确认原则
利息支出采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在利润表。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
其他支出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
18、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在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并能够收到时确认。
对于货币性资产的政府补助,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其中,对期末有确凿证据表明能够符合财政扶持政策规定的相关条件且预计能够收到财政扶持资金时,按应收金额计量;否则,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对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政府补助,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1元计量。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本行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除此之外,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对于政府文件未明确规定补助对象的,能够形成长期资产的,与资产价值相对应的政府补助部分作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其余部分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难以区分的,将政府补助整体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期限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则计入当期损益;如果用于补偿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则计入递延收益,于费用确认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与本公司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按照经济业务的实质,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计入营业外收支。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时,存在相关递延收益余额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19、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所得税
所得税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除由于企业合并产生的调整商誉,或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者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计入所有者权益外,均作为所得税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本行根据资产、负债于资产负债表日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递延所得税。
各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除非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在以下交易中产生的:
(1)商誉的初始确认,或者具有以下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该交易不是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2)对于与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该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能够控制并且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本行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由此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除非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在以下交易中产生的:
(1)该交易不是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
(2)对于与子公司、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且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于资产负债表日,本行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并反映资产负债表日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方式的所得税影响。
于资产负债表日,本行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予以转回。
20、职工薪酬
(1)职工薪酬的范围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2)短期薪酬
本行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职工工资、奖金、按规定的基准和比例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如果该负债预期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且财务影响重大的,则该负债将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
(3)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计划包括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企业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
设定提存计划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
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设定受益计划
对于设定受益计划,在年度资产负债表日由独立精算师进行精算估值,以预期累积福利单位法确定提供福利的成本。本行设定受益计划导致的职工薪酬成本包括下列组成部分:
①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或损失。其中,当期服务成本,是指职工当期提供服务所导致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额;过去服务成本,是指设定受益计划修改所导致的与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的增加或减少。
②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的利息净额,包括计划资产的利息收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以及资产上限影响的利息。
③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
除非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职工福利成本计入资产成本,本行将上述第①和②项计入当期损益;第③项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且不会在后续会计期间转回至损益,在原设定受益计划终止时在权益范围内将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部分全部结转至未分配利润。
(4)辞退福利
本行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本行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本行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
实行职工内部退休计划的,在正式退休日之前的经济补偿,属于辞退福利,自职工停止提供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日期间,拟支付的内退职工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正式退休日期之后的经济补偿(如正常养老退休金),按照离职后福利处理。
(5)其他长期福利
本行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按照上述关于设定提存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符合设定受益计划的,按照上述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但相关职工薪酬成本中“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所产生的变动”部分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21、重大会计判断和估计
本行根据历史经验和其它因素,包括对未来事项的合理预期,对所采用的重要会计估计和关键假设进行持续的评价。
很可能导致下一会计年度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出现重大调整风险的重要会计估计和关键假设列示如下:
金融资产的分类
本行需要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作出重大判断,不同的分类会影响会计核算方法及公司的财务状况。
本行将符合条件的有固定或可确定还款金额和固定到期日且本行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此项归类工作需涉及大量的判断。在进行判断的过程中,本行会对其持有该类债券至到期日的意愿和能力进行评估。除特定情况外(例如在接近到期日时出售金额不重大的债券),如果本行未能将这些债券持有至到期日,则须将全部该类债券重分类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不再以摊余成本计价而转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贷款的减值损失
本行于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贷款进行减值准备的评估。本行不仅针对可逐笔认定的贷款减值,还会针对贷款组合中出现的未来现金流减少迹象作出判断。贷款减值迹象包括该贷款组合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发生恶化,或国家及地区经济环境的变动导致该贷款组合的借款人出现违约。个别方式评估的客户贷款和垫款减值损失金额为该客户贷款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当运用组合方式评估客户贷款的减值损失时,本行根据具有相似信贷风险特征客观减值证据的资产发生损失时的历史经验作为测算该贷款组合未来现金流的基础。本行会定期审阅对未来现金流的金额和时间进行估计所使用的方法和假设,以减少估计贷款减值损失和实际贷款减值损失情况之间的差异。
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对于缺乏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本行运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折现现金流模型及其他估值模型。估值技术的假设及输入变量包括无风险利率、指标利率、汇率、信用点差和流动性溢价。当使用折现现金流模型时,现金流量是基于管理层的最佳估计,而折现率是资产负债表日在市场上拥有相似条款及条件的金融工具的当前利率。当使用其他定价模型时,输入参数在最大程度上基于资产负债表日的可观察市场数据,当可观察市场数据无法获得时,本行将对估值方法中包括的重大市场数据做出最佳估计。这些相关假设的变化将影响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预计负债
集团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会判断是否因过去事项而形成现时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同时判断履行相关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以确定该义务金额的可靠估计数及在会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
所得税
在计提所得税时本行需进行大量的估计工作,有部分交易其最终的税务处理和计算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部分项目是否能够在税前列支需要政府主管机关的审批。如果这些税务事项的最终认定结果同最初入账的金额存在差异,则该差异将对其最终认定期间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以及应交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影响。
结构化主体控制权的判断
当本行在结构化主体中担任资产管理人时,本行需要判断就该结构化主体而言本行是代理人还是主要责任人。在评估判断时,本行综合考虑了多方面因素并定期重新评估,例如:资产管理人决策权的范围、其他方持有的权利、资产管理人因提供管理服务而获得的薪酬水平、任何其他安排(诸如直接投资)所带来的面临可变动报酬的风险敞口等。
22、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1)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准则(财会【2017】13号)的规定,本行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报“资产处置收益”项目。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在该项目中反映,该类事项对本期报表列报无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准则(财会【2017】15号)的规定,本行在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项目之上单独列报“其他收益”项目,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在该项目中反映,该事项对本期报表列报无影响。
2、重要会计估计变更
无。
3、会计差错更正
无。
四、税项
1、主要税种及税率
税种
|
计税依据
|
税率/征收率%
|
增值税
|
应税收入
|
3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应纳流转税额
|
5
|
教育费附加
|
应纳流转税额
|
3
|
地方教育费附加
|
应纳流转税额
|
2
|
企业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25
|
本行增值税采用简易方式征收,增值税计税基础所指营业收入含贷款利息收入、金融商品转让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及其他经营收入等;不含金融企业往来利息收入。
2、税收优惠及批文
根据财税〔2016〕46号《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金融业有关政策的通知》,“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在县(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收入,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五、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项目
|
期末数
|
期初数
|
库存现金
|
1,440,119.81
|
934,795.38
|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
10,673,315.06
|
6,567,070.66
|
合计
|
12,113,434.87
|
7,501,866.04
|
2、存放同业款项
项目
|
期末数
|
期初数
|
存放境内银行同业
|
31,436,308.80
|
14,221,873.50
|
3、应收利息
(1)按账龄分析
账龄
|
期末数
|
期初数
|
金额
|
比例%
|
金额
|
比例%
|
1年以内
|
371,687.42
|
100.00
|
397,420.43
|
100
|
1-2年
|
|
|
|
|
2-3年
|
|
|
|
|
3年以上
|
|
|
|
|
小计
|
371,687.42
|
100.00
|
397,420.43
|
100
|
减:减值准备
|
|
|
|
|
应收利息账面价值
|
371,687.42
|
100.00
|
397,420.43
|
100
|
(2)按内容分析
项目
|
期末数
|
期初数
|
应收贷款及垫款利息
|
233,439.75
|
283,066.27
|
应收存放同业利息
|
138,247.67
|
114,354.16
|
应收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
|
|
|
应收利息账面价值
|
371,687.42
|
397,420.43
|
4、发放贷款和垫款
项目
|
期末数
|
期初数
|
个人贷款和垫款
|
56,149,555.47
|
67,133,298.37
|
其中:信用卡
|
|
|
个人住房贷款
|
10,999,389.80
|
2,320,617.67
|
其他
|
45,150,165.67
|
64,812,680.70
|
企业贷款和垫款
|
30,338,268.78
|
45,725,010.48
|
其中:票据贴现
|
|
|
贷款
|
30,338,268.78
|
45,725,010.48
|
合计
|
86,487,824.32
|
112,858,308.85
|
减:贷款减值准备
|
10,910,990.88
|
6,155,546.27
|
其中:单项评估
|
|
|
组合计提数
|
10,910,990.88
|
6,155,546.27
|
贷款和垫款账面价值
|
75,576,833.37
|
106,702,762.58
|
5、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情况
项目
|
运输设备
|
电子设备
|
机具设备
|
合计
|
一、账面原值:
|
|
|
|
|
1.期初余额
|
129,164.00
|
986,470.00
|
845,639.24
|
1,961,273.24
|
2.本期增加金额
|
|
|
6,100.00
|
6,100.00
|
(1)购置
|
|
|
6,100.00
|
6,100.00
|
3.本期减少金额
|
|
|
|
-
|
(1)处置或报废
|
|
|
|
-
|
4.期末余额
|
129,164.00
|
986,470.00
|
851,739.24
|
1,967,373.24
|
二、累计折旧
|
|
|
|
-
|
1.期初余额
|
84,575.33
|
917,467.69
|
525,640.77
|
1,527,683.79
|
2.本期增加金额
|
7,688.67
|
67,867.06
|
128,642.03
|
204,197.76
|
(1)计提
|
7,688.67
|
67,867.06
|
128,642.03
|
204,197.76
|
3.本期减少金额
|
|
|
|
-
|
(1)处置或报废
|
|
|
|
-
|
4.期末余额
|
92,264.00
|
985,334.75
|
654,282.80
|
1,731,881.55
|
三、资产减值准备
|
|
|
|
|
1.期初余额
|
|
|
|
|
2.本期增加金额
|
|
|
|
|
(1)计提
|
|
|
|
|
3.本期减少金额
|
|
|
|
|
(1)处置或报废
|
|
|
|
|
4.期末余额
|
|
|
|
|
四、账面价值
|
|
|
|
-
|
1.期末账面价值
|
36,900.00
|
1,135.25
|
197,456.44
|
235,491.69
|
2.期初账面价值
|
44,588.67
|
69,002.31
|
319,998.47
|
433,589.45
|
6、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情况
项目
|
软件
|
合计
|
一、账面原值
|
|
|
1.期初余额
|
63,546.00
|
63,546.00
|
2.本期增加金额
|
|
|
(1)购置
|
|
|
3.本期减少金额
|
|
|
(1)处置
|
|
|
4.期末余额
|
63,546.00
|
63,546.00
|
二、累计摊销
|
|
|
1.期初余额
|
29,732.82
|
29,732.82
|
2.本期增加金额
|
6,354.60
|
6,354.60
|
(1)计提
|
6,354.60
|
6,354.60
|
3.本期减少金额
|
|
|
(1)处置
|
|
|
4.期末余额
|
36,087.42
|
36,087.42
|
三、资产减值准备
|
|
|
1.期初余额
|
|
|
2.本期增加金额
|
|
|
(1)计提
|
|
|
3.本期减少金额
|
|
|
(1)处置
|
|
|
4.期末余额
|
|
|
四、账面价值
|
|
|
1.期末账面价值
|
27,458.58
|
27,458.58
|
2.期初账面价值
|
33,813.18
|
33,813.18
|
7、递延所得税资产
未经抵销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项目
|
期末数
|
期初数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资产减值准备
|
3,686,052.36
|
921,513.09
|
3,686,052.36
|
921,513.09
|
其他
|
|
|
|
|
合计
|
3,686,052.36
|
921,513.09
|
3,686,052.36
|
921,513.09
|
8、其他资产
项目
|
期末数
|
期初数
|
其他应收款
|
1,273,103.99
|
1,210,269.31
|
长期待摊费用
|
3,221,041.16
|
3,771,740.82
|
在建工程
|
233,411.00
|
181,455.00
|
预缴所得税
|
1,201,115.94
|
1,201,115.94
|
合计
|
5,928,672.09
|
6,364,581.07
|
9、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项目
|
期末数
|
期初数
|
境内同业存放款项
|
|
50,000,000.00
|
10、吸收存款
按种类列示
项目
|
期末数
|
期初数
|
单位活期存款
|
18,345,201.71
|
18,360,297.48
|
单位定期存款
|
40,000,000.00
|
12,000,000.00
|
活期储蓄存款
|
194,278.65
|
465,363.25
|
定期储蓄存款
|
10,531,376.22
|
9,083,207.35
|
银行卡存款
|
33,194,619.31
|
19,239,368.62
|
存入保证金
|
7,164,522.56
|
5,131,607.72
|
合计
|
109,429,998.45
|
64,279,844.42
|
11、应付职工薪酬
项目
|
期初数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数
|
短期薪酬
|
1,064,867.68
|
4,565,078.92
|
3,630,169.62
|
2,033,895.14
|
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
|
|
387,516.56
|
368,699.17
|
18,817.39
|
合计
|
1,064,867.68
|
4,952,595.48
|
3,998,868.79
|
2,052,712.53
|
(1)短期薪酬
项目
|
期初数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数
|
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
985,104.32
|
3,929,008.81
|
3,057,350.34
|
1,856,762.79
|
应付企业年金
|
|
52,634.52
|
52,634.52
|
-
|
社会保险费
|
|
174,580.79
|
149,370.71
|
25,210.08
|
其中:1.医疗保险费
|
|
160,686.37
|
137,030.30
|
23,656.07
|
2.工伤保险费
|
|
2,449.43
|
2,118.19
|
331.24
|
3.生育保险费
|
|
11,444.99
|
10,222.22
|
1,222.77
|
住房公积金
|
|
352,847.60
|
313,967.60
|
38,880.00
|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
79,763.36
|
90,125.36
|
56,846.45
|
113,042.27
|
合计
|
1,064,867.68
|
4,565,078.92
|
3,630,169.62
|
2,033,895.14
|
(2)设定提存计划
项目
|
期初数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数
|
离职后福利
|
|
|
|
|
其中:1.基本养老保险费
|
|
375,103.03
|
357,919.15
|
17,183.88
|
2.失业保险费
|
|
12,413.53
|
10,780.02
|
1,633.51
|
合计
|
|
387,516.56
|
368,699.17
|
18,817.39-
|
12、应付利息
项目
|
期末数
|
期初数
|
向央行借款应付利息
|
30,708.33
|
30,708.33
|
同业存放应付利息
|
|
72,916.66
|
存款应付利息
|
587,248.17
|
484,079.39
|
合计
|
617,956.50
|
587,704.38
|
13、其他负债
项目
|
期末数
|
期初数
|
其他应付款
|
3,551,999.98
|
364,797.31
|
其他应付款类别列示如下:
项目
|
期末数
|
期初数
|
待结算及清算款项
|
37,520.00
|
1,520.00
|
代理业务
|
3,119,300.00
|
|
久悬未取款项
|
23,525.59
|
21,222.92
|
质保金
|
227,204.39
|
227,204.39
|
其他
|
144,450.00
|
114,850.00
|
合计
|
3,551,999.98
|
364,797.31
|
14、实收资本
投资者名称
|
期初数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数
|
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12,000,000.00
|
|
|
12,000,000.00
|
安徽龙泉硅材料有限公司
|
1,800,000.00
|
|
|
1,800,000.00
|
怀远县天雪面粉有限责任公司
|
1,800,000.00
|
|
|
1,800,000.00
|
安徽中海粮油发展有限公司
|
1,500,000.00
|
|
|
1,500,000.00
|
安徽省怀远县鑫泰粮油有限公司
|
1,500,000.00
|
|
|
1,500,000.00
|
诸暨市星鹿气动工具有限公司
|
1,400,000.00
|
|
|
1,400,000.00
|
合计
|
20,000,000.00
|
|
|
20,000,000.00
|
15、盈余公积
项目
|
期初数
|
本期增加
|
本期减少
|
期末数
|
法定盈余公积
|
79,189.16
|
|
|
79,189.16
|
|
|
|
|
|
合计
|
79,189.16
|
|
|
79,189.16
|
16、未分配利润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提取或分配比例
|
期初未分配利润
|
88,932.82
|
-5,989,847.27
|
|
加:本期净利润
|
-9,365,454.42
|
6,088,661.52
|
--
|
减: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
|
9,881.43
|
10%
|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
|
|
|
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
|
|
|
应付普通股股利
|
|
|
|
应付其他权益持有者的股利
|
|
|
|
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
|
|
|
期末未分配利润
|
-9,276,521.60
|
88,932.82
|
|
17、利息净收入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利息收入
|
7,210,060.42
|
10,467,002.73
|
利息支出
|
2,539,458.74
|
2,459,957.05
|
利息净收入
|
4,670,601.68
|
8,007,045.68
|
18、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28,404.88
|
42,582.05
|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
595.00
|
968.00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
27,809.88
|
41,614.05
|
19、税金及附加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营业税
|
|
|
城市维护建设税
|
10,536.10
|
12,902.44
|
教育费附加
|
9,264.98
|
12,902.44
|
其他
|
6,455.92
|
7,353.97
|
印花税
|
|
6,611.50
|
合计
|
26,257.00
|
39,770.36
|
20、业务及管理费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年发生额
|
职工工资
|
4014628.41
|
2309384.38
|
职工福利费
|
360952.10
|
219216.00
|
职工教育经费
|
64079.50
|
57612.00
|
工会经费
|
78779.53
|
46187.68
|
劳动保险费
|
475831.76
|
366977.08
|
住房公积金
|
178930.60
|
139108.76
|
税金
|
29153.41
|
42922.05
|
业务宣传费
|
323186.15
|
289394.44
|
业务招待费
|
89763.46
|
138377.50
|
印刷费
|
35575.00
|
55265.74
|
电子设备运转费
|
69675.32
|
35316.60
|
车船使用费
|
87622.12
|
86676.99
|
安全防卫费
|
497600.00
|
498200.00
|
保险费
|
999.00
|
3684.00
|
邮递费
|
7355.00
|
3834.00
|
咨询费
|
142600.00
|
192800.00
|
审计费
|
135000.00
|
27000.00
|
通讯费
|
179312.34
|
178074.89
|
差旅费
|
126435.00
|
98342.00
|
水电费
|
149468.72
|
155376.48
|
租赁费
|
1171474.22
|
1225853.59
|
修理费
|
63680.00
|
35713.00
|
绿化费
|
2680.00
|
12525.00
|
会议费
|
3727.00
|
0.00
|
会费
|
15000.00
|
27000.00
|
固定资产折旧
|
204197.76
|
271330.86
|
低值易耗品购置
|
90002.42
|
52232.00
|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
556599.66
|
555124.62
|
无形资产摊销
|
6354.60
|
6354.60
|
物业管理费
|
1500.00
|
19800.00
|
公杂费
|
34886.20
|
61899.90
|
存款保险费支出
|
20312.60
|
0.00
|
其他业务及管理费
|
14195.00
|
31420.00
|
21、资产减值损失
项 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贷款减值损失
|
4,755,444.61
|
-7,297,049.89
|
其他资产减值损失
|
|
|
合计
|
4,755,444.61
|
-7,297,049.89
|
22、营业外收入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政府补助
|
|
|
其他
|
1,316.35
|
|
合计
|
1,316.35
|
|
23、营业外支出
项目
|
本期发生额
|
上期发生额
|
滞纳金、罚款
|
|
39.72
|
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
|
|
其他
|
|
|
合计
|
|
39.72
|
六、或有事项及承诺
1. 信用承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公司无未履行的承兑汇票、贷款承诺、开出信用证、开出保函款项等信用承诺事项。
2. 经营租赁承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公司无未履行的经营租赁承诺。
3. 资本性承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公司无未履行的已批准未支付的约定资本性支出承诺。
4. 前期承诺履行情况
本公司2018年12月31日以前的信用承诺、经营租赁承诺、资本性支出承诺、股权投资承诺已按照之前履行。
七、已作质押资产本公司不存在
八、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截至财务报告日止,本公司无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九、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
安徽怀远本富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2月28日